找到相关内容14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玄奘故事家喻户晓 印度等着中国高僧来

    榜样,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种子也许在那个时候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辛仁杰去年代表印度到中国参加了第四届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 更多的印度人知道玄奘是通过课本。记者在新德里泰戈尔学校初一学生今年...

    佚名

    |玄奘|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7/1243174971.html
  • 素食名人一览

    印度著名诗人 泰戈尔 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印度民族领袖及非暴力主义倡导者 ...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2550914364.html
  • 寻找源头的两种方式

    、艺术……等等。这样的例子有:赫拉克利特、老子、孔子、佛陀、耶酥基督……,现代的有泰戈尔……。  这个世界只是个学校,一个暂时的旅店,人类在此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功课,让意识提升、灵性成长的功课。而最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3146751.html
  • 禅家的幽默

    懂施舍了。  这便是禅家的又一种幽默。婉转地提醒你,风趣地指点你,含蓄地批评你,却不故意伤害你,存心为难你。而其效果则远远胜过简单粗暴的斥责,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

    浙 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52854002.html
  • 佛陀思想 对现代人四大影响

    认识论、道德和政治哲学都有浓厚兴趣。  阿马迪亚·森似乎一诞生,便注定要在大学校园里过一生。他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创立的维苏瓦·巴拉蒂大学(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森蒂尼盖登市)出世的,外公当时在大学里教...

    谢燕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03669105.html
  • 太虚法师振臂高呼——抗日护国 心系民族

    及余坐于中间,其他官民分列两旁,先受三皈依。锡兰为欧美交通孔道,且为佛国,实为国际宣传最佳地方……”    “我到印度,尼赫鲁亦主持欢迎,甘地、泰戈尔都曾访问过。”    7个月后,访问团回到昆明。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173416.html
  • 刘长乐:跨越文化、地域与民族的智慧传播

    东方相距甚远。我认为,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寻求被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泰戈尔、费正清和林语堂、胡适那样学贯中西的大思想家、宗教上师、大作家、大画家、大音乐家和大翻译家。文化巨子标志着一种文化的高度和影响力,标志...

    刘长乐

    |刘长乐:跨越文化、地域与民族的智慧传播|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04773851.html
  • 印度摩诃菩提寺印象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印度摩诃菩提寺印象   作者:释延续   一   已经是第四次站在菩提迦耶的摩诃菩提大塔下面了,但是,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前矗立的这座高大的黄砂岩建筑物的下面就是那位伟大觉者的悟道之处——金刚座,那是“地球的肚脐眼”——泰戈尔曾经这样睿智地描述它。一位影响了人类生活2500多年的...

    延续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91079109.html
  • 游记:印度摩诃菩提寺印象

    一 已经是第四次站在菩提迦耶的摩诃菩提大塔下面了,但是,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前矗立的这座高大的黄砂岩建筑物的下面就是那位伟大觉者的悟道之处——金刚座,那是“地球的肚脐眼”——泰戈尔曾经这样睿智地描述它。一位影响了人类生活2500多年的圣者,他的思想正是以这里为基点辐射全印度、走向世界! 摩诃菩提大塔雄伟而质朴,庄严而含蓄,神韵像足了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虽然,大塔要高大很多。你...

    佚名

    |朝圣|游记|摩诃菩提寺|佛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13012781943.html
  • 龙树寺与法源寺

    在这里接待过印度诗哲泰戈尔,成为最后的绝唱。在这以后,千百年的风流,就此沉寂。到了今天,连久住京城的人,也不知道有龙树寺、法源寺了。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0189742.html